昆士兰大学故意让国际生挂科我是怎么在昆大遇到学术歧视的
在我作为一名国际学生的经历中,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术歧视”的真实面目。这个词汇听起来很激烈,但它确实反映了我在那所世界知名大学的一段艰难岁月。
我选择了昆士兰大学,是因为它享有着高水平的教育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但当我的成绩单上出现了一连串不幸的挂科时,我才意识到,这所理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地方,却存在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偏见。
最初,我以为自己只是不适应新环境或者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所以主动找教室老师讨论,并且努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那种被系统性地忽略和低估感。课程设计、考试方式甚至是课堂互动都似乎是在故意排除国际生参与,让我们处于边缘位置。
记得有一次,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小组讨论时,虽然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但我的发言却被旁人轻易打断。我感到非常沮丧,因为这让我明白,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能力受限,更有可能是整个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后来,我决定向学校纪律委员会投诉,希望能得到公正的处理。我写下了所有遇到的困境,以及那些看似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带有歧视性的行为。当时的心情就像是站在风暴中心,被各种疑问与担忧包围:是否真的有人会相信这些?是否能够真正改变这种状况?
经过长时间等待,最终,那份投诉报告收到了回复。在那里,他们承认了存在问题,并表示将采取措施改善国际学生的情况。不过,当看到具体做法的时候,我仍旧有些失望——它们并没有触及到根本原因,只是在表象层面进行了一些修补工作。
现在回想起昆士兰大学那些日子里遭遇的情景,每当听到“学术歧视”这个词,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挫败感和迷茫的小小世界。尽管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地方,但内心深处留下的阴影依然清晰可闻。在追求知识与梦想之路上,每一步都应该是平等而公正,而不是被某种隐蔽的手段阻碍。这就是为什么,“学术歧视”这个概念对于像我这样的国际学生来说如此重要,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坚守自己的权利,不要放弃争取公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