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角楼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中的绝佳之选

  • 英国留学
  • 2025年02月20日
  • 东便门角楼:北京历史建筑的见证者 东便门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朝箭楼。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一抹斑斓。 修建背景 在1564年,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并增强北京城的防卫能力,明朝嘉靖帝下令修筑外城,并在其最东端设立了东便门。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水平,为统治者带来了安宁与稳定的愿望

东便门角楼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中的绝佳之选

东便门角楼:北京历史建筑的见证者

东便门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朝箭楼。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一抹斑斓。

修建背景

在1564年,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并增强北京城的防卫能力,明朝嘉靖帝下令修筑外城,并在其最东端设立了东便门。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水平,为统治者带来了安宁与稳定的愿望。

名称起源

关于“东便门”的命名,有两种传说:

“便”字含义双重,一是指方便南北方向出入;二是不需大规模兴土木工程。

“偏”字则源于其位置偏居于城墙之外,因此被称为“偏(piān)”或“别称‘东偏門’”,随着时间演变成了今日所知的“东便門”。

建筑特色

这座单层单檐歇山小式建筑采用灰筒瓦顶设计,无窗口,但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达5.2米。瓮城呈半圆形,以单层单檐硬山小式为装饰,其高度超过12米。在内外结合的地方,还有一座由拱券顶和木方门构成的小型箭楼,这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坚固且功能性强。

角楼之谜

而谈及角楼,它们最初作为四隅守护者的角色,在明正统元年的建设中完成了500余年的任务。现存的这座天然石质材料制成、通高29米、四面开有144个箭窗的大型角楼,其内部金柱20根,使得整体建筑面积达到793平方米,加上连接的南城墙总占地约3654平方米。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不仅承载着时代风云,更显现出了人类智慧与技术对抗自然环境挑战的一份执着与勇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