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在高校就业究竟有什么吸引力
博士就业 近来很多大厂都会高薪聘请博士,博士学历可能是任教于高校的基础起点,却是进企业的闪光点,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高校? 据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大概只有约1/3的博士毕业生未获得高校教职。 有些高薪行业,刚毕业的博士进企业,应届生的月薪平均14000到18000,私企或外企可能给到20000,算上年终奖和绩效,年薪20万不成问题,如果进入大型民企多工作几年,年薪年终奖等待遇合集差不多40万左右。 这背后,往往是除了薪资待遇以外“无形”的福利在增光添色。山东省聊城大学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也显示:20-60万引进青年博士,按照人才层次划分提供年薪30~300万不等,科研启动费理工类专业8-20万元,人文社科类专业6-16万元,租房补贴1000元/月(共补2年)。 除此之外,还有些福利在博士青年阶段看似“无关痛痒”,却在几年后发挥了大作用。 比如:解决子女户口及升学问题,直升大学附属初高中的机会,这些是在私企工作多少年攒很多钱都得不到的机会;有些高校会分配住房,减轻博士们的住房压力;工作进度和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学教师拥有寒暑假,按项目自行调控科研时间等等。 当然,“教师群体薪资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高校也在不断提升待遇条件,从多层面的补贴政策上力争缩小与企业待遇的差距,尽可能为选择进入高校任教的博士们,提供一个更为宽裕的科研及生活条件,最终达到让毕业的博士更倾向于主动选择高校的愿望,从而延续高知分子对一代又一代人才培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