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角楼济南绝佳观光胜地

  • 留学专业
  • 2025年02月20日
  • 东便门角楼的修建始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其目的是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御力量,并保障京城的安全。东便门位于外城最东端,是内城与外城相接处的一个重要地标。 关于东便门的命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便”字代表工程简便,不需要大规模开挖土木;另一种则认为“偏”字意味着它偏居在北京城的东侧,是内外两座城市连接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偏门”。随着时间推移

东便门角楼济南绝佳观光胜地

东便门角楼的修建始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其目的是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御力量,并保障京城的安全。东便门位于外城最东端,是内城与外城相接处的一个重要地标。

关于东便门的命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便”字代表工程简便,不需要大规模开挖土木;另一种则认为“偏”字意味着它偏居在北京城的东侧,是内外两座城市连接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为“偏门”。随着时间推移,“偏”和“便”的发音逐渐相同,最终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地名——东便门。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风格著称,其主体部分是一层单檐歇山式小楼,采用灰筒瓦顶部,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达5.2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以单檐硬山式小楼为顶部,而南面设有木方门和箭窗,每面各二层,为弱面的每层有4孔、东西面的每层有2孔。

同时,它也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一座箭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角楼。这座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当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型箭塔,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栋拥有20根金柱、793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型建筑物。尽管现今这个位置不再设防,但仍然保留了作为历史遗迹不可动摇的地位。

至于现在,您可以轻松地找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只需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交汇处,就能看到这道入围世界文化遗产之列的杰作——東便門角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