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景点推荐东便门角楼非凡的古韵建筑宛若千军万马之势不容错过

重庆旅游景点推荐东便门角楼非凡的古韵建筑宛若千军万马之势不容错过

东便门角楼:重庆旅游景点推荐

修建目的

在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抵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御力量,并保障京城的安全,东便门得以修建。在那个时代,统治者最迫切的愿望是和平与安宁,这些都源于他们对安全、稳定和秩序的深刻理解。

名称由来

关于东便门命名有两种说法:

"便"一词指的是这座城门简易施工,不需要大规模开挖土木。

"偏"字则来自它位于北京城东侧,与内外城相接,因此又称为“偏”或“东偏门”,但随着时间流逝,“便”与“偏”的发音渐趋相似,最终形成了今日之名——东便门。

建筑特色

单层歇山式的小型城楼,以灰筒瓦为顶部,上面没有窗户,只有木方门。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上覆盖木方门,再加上瓮城构成。瓮城呈半圆形,有单层硬山式小屋顶,上面也是灰筒瓦,每个方向均有箭窗二层,每层各四孔。

北京市内南边角落的一座箭楼,即明清时期内外城市交界处的地标性建筑,被称作角楼。这座古老建筑始建于明朝正统元年,是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之一。现存的东便门角楼位于突出墙体外缘的一个方形台座上,全高29米,其中包含144个箭窗及20根金柱,其总面积达793平方米,加上连接的地势较低地带,其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尽管现在不再作为防御设施,但仍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次穿越回过去时光的机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