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欧洲留学生申请心得分享
欧洲是全球新冠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感染人数多,死亡率高。为防控疫情,欧洲多国采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来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为此,申请欧洲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申请之路变得格外艰难。下面,留学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疫情期间,申请欧洲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欧洲留学生申请心得分享 被耽误的考试 “去年11月我考了DELF(法语学习证书)的B2级别。本来今年三月要考DALF (法语水平证书)的C1,但是考试因为疫情被取消了。”北京语言大学2020届毕业生张逸文说,没能“刷分”的她错过了心仪的大学。 张逸文很早就确立了要去法国公立大学学习应用外语专业的目标,她最心仪的巴黎第七大学近日拒绝了她的申请,理由是她的语言成绩起码应达到C1等级。由于今年上半年的考试都被取消了,张逸文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同样准备留学法国的崔爱英,原本2月要参加另一种法语考试TCF,考试同样因疫情被取消后,她的留学计划只能调整。她放弃了今年直接申请研究生课程,转为申请到了巴黎三大的语言学校。 “疫情对我影响挺大的。”华北电力大学大四学生李明聪申请了德国的大学。今年3月,李明聪本来要参加Test Daf (德福考试),但上半年的考试都被取消后,原本6月有一场另一种德语考试DSH,但因报名人实在太多他只能放弃。李明聪只能盼望11月份的Test Daf考试能顺利进行。 被拉长的战线 张逸文告诉记者,本来留学申请的材料递交应从去年11月开始到今年3月份截止,今年因为疫情,期限一直被往后延,直到后5月中旬才截止。现在她还在等申请结果,以往这个时候都该开始办签证了。如今,虽然法国驻华大使馆将面签改为了线上进行,但大家至今不能去递签,她不知道今年能否顺利入学。 对于崔爱英来说,今年9月想入学法国的语言学校,最迟8月必须递交签证申请。她现在每天都关注法国疫情,盼着签证早点恢复办理。如果今年开学被耽误,她也只好选择明年春季入学。 去年9月,李明聪向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提交了APS测试。该测试是德国高校录取中国学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按往年来看,从提交材料到审核最多4个月,今年如果没有疫情,可能2月份李明聪就能去审核了,但因为疫情,审核一直没能安排。好在,5月15日德国驻华使馆针对中国留学生推出李一个新政策,李明聪符合相应条件,被免去了面谈环境。但是在语言考试暂停后,李明聪的申请进程仍然停滞了。 留学欧洲仍有信心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疫情给准留学生们制造了很大麻烦,但大家都表示对留学欧洲仍然抱有坚定信心。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国际班的王晓(化名)今年3月因疫情提前结束了在美国的访学,他同时申请了美国和瑞士的大学。因为种种缘故,在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机器人专业的录取后,他立刻决定就去这所学校。 “在疫情和美国留学限制令出现之前,大多数同学会偏向选美国,限制令出来之后,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偏向去欧洲。”王晓表示,机器人专业是未来的科技风口,他想找去一个能安心学习的国家。瑞士签证在6月15日已经重新开放,王晓现在每天都在关注瑞士的疫情,希望接下来瑞士的疫情不会出现反复。 李明聪已经确定要延迟一年留学,为了明年春季继续申请德国大学,现在他不得不一边忙毕业,一边每天上6个小时的德语网课。李明聪的不少同学也选择明年继续申请,为了之前付出的努力,他选择继续坚持留学德国。 张逸文担心今年因疫情大学会开不了学,而且法国公立大学还不允许延期,她的父母也担心今年留学的安全性。“我想继续考试,继续申请,如果今年不能去,明年还是要去。”张逸文坚定地说。 崔爱英决定,先按今年秋季入学这个目标安排自己,如今她的心态已经放平,在北京找到了一个电影工作室兼职。“什么时候能办签证,我就什么时候走。”对崔爱英来说,疫情影响终将过去,但她的留学目标不会改变。 准备申请欧洲留学的中国学生该怎么办? 虽然欧洲开始谨慎复学,但大学普遍没有宣布复课。因此,育路留学小编建议准备申请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近期暂勿出国,可以选择其他出国留学申请方案。比如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合作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学生先利用疫情期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在国内进行学习,提升语言水平和学习成绩。 等疫情结束,各国留学申请通道正常开放,之后在申请国外大学,不但申请更加顺利,而且往往可以申请到排名更好的国外大学。中外合作留学课程很多,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复语实验班等。这些课程各有特色,适合学生类型也各不相同。建议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可以提前填写下方报名表,咨询育路留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