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留学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

  • 留学生活
  • 2024年09月16日
  • 每天都会被各种有关留学申请的问题淹没,有一些同学很委婉地问过:留学申请时,我能不能DIY?总的来说,是找留学机构还是DIY,这个问题需要对行业有深入了解,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思辨能力,再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来做出选择。 本着客观的立场,咱们就请有过成功DIY申请经验的金鑫学长(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IELTS阅读满分、GRE作文5分获得者

DIY留学利大于弊or弊大于利

每天都会被各种有关留学申请的问题淹没,有一些同学很委婉地问过:留学申请时,我能不能DIY?总的来说,是找留学机构还是DIY,这个问题需要对行业有深入了解,而且还要有较好的思辨能力,再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来做出选择。


本着客观的立场,咱们就请有过成功DIY申请经验的金鑫学长(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IELTS阅读满分、GRE作文5分获得者,拿到康奈尔大学等硕士录取和莱斯大学博士半奖录取)为我们讲讲关于DIY申请那些事儿。


相信不少同学会有DIY的想法,在你决定DIY之前,先看看这些关于DIY的事情你是否知道?

1. 关于申请,你需要什么?申请人,也就是各位同学需要做什么?

2. 申请人本身申请的过程,考察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得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知道它考察什么,我们的准备才得心应手。

3. 申请该怎么做,我们理论有了,实际情况该怎么办?


我们一个一个说。申请需要什么?这一点其实很多同学和家长研究地非常透彻,无非就是个人陈述、GPA加权平均分、、GRE和GMAT的分数,还有教授推荐信,另外可能一些同学或者家长还知道,同学们还要做一些科研和实习、做一些课外活动、发表一些论文等等,用这些经历来打动录取委员会。


列这么个清单出来,大家可能感觉非常轻松。我们只需要去找任何一个院校、院系的录取申请网页就好了。其实,除了以上这些,我觉得还有必要跟大家讲清楚:

首先我把刚才说的诸多因素分为两大类,大家先看看这两大类本身有什么区别,以及每一大类有什么联系。

第一类:

毕业院校、GPA、TOEFL/IELTS、

GRE/GMAT、先修课程、科研论文

第二类:

个人陈述、推荐信、作品集、

科研经历、实习证明、课外活动、面试


两大类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类,我们把它叫做“硬性条件”。很容易理解,因为你的毕业院校是硬标准,很难通过短时间的努力来改变。大家有在985院校读书的、有在国外读书的、也有在所谓非985、非211院校读书的。我们的毕业院校是谁来决定的?是由高考录取学校决定的。咱们国内又很难转学,所以毕业院校绝对是非常硬的标准。

除此之外,GPA需要三年的时间来提升和保持,、、GRE、GMAT也是定量的分数,考多少分你不可能虚高。

还有就是容易被忽视的先修课程,这些都是硬性条件。所谓硬性条件就是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外界的力量去更改的。


第二类就是“软性背景”。所谓“软性背景”都是偏定性的,它没有一个标准分数。没有哪个申请人可以保证:我的个人陈述打90分就可以录取,我的推荐信打80分就能被录取,我们也不清楚哪份个人陈述在国外教授的眼中能拿高分。但是“软性背景”,是可以通过外界的力量、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让他们的权重增加,同时增大录取概率的可能。

美国的录取不像英联邦国家只看分数,美国院校很看重“软性背景”。申请需要什么我们清楚了,但是为什么需要提供这些素材?每一个条件是想考察学生的那个点?很多同学对于这些所需材料存在误区,导致花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其中。


我们先以硬件条件为例,每个条件它都有真正的考察点。

硬性条件


毕业院校

三大考察点:

1. 是学习能力。为什么?美国院校的录取委员会很聪明,很清楚国内大学的录取分数。所以说你的毕业院校越好,他会认为你的学习能力相对越强。

2. “出国氛围”。就是你们学校每年有多少人出国,这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拿兰州大学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例,兰大,985院校、知名度够高、基础科学非常强,但是出国的人数不多。而上海对外经贸可能国内排名没那么高,但是出国氛围很浓。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外院校会更青睐出国氛围更浓的后者。

3. 学生学术水平。学术水平一方面是指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基础学科水平,如物理、数学、化学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基本就决定了学生本身能够接触到什么层次的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本人的水平。

国外院校重点考察的,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存在的误区

1. 研究生大于本科。很多同学认为,虽然我本科学校背景一般,但我研究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这样的学校。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以北大或者复旦为背景的学生,尤其是读博士的时候。

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美国院校是更看重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如果比本科好可以加分,但是如果两个学生同时做申请,都是同一个研究生院校毕业,但是A同学的本科背景比B同学的本科要强,A同学就会有竞争力。

2. 学校大于GPA。有的同学认为,我的学校是清华、北大,哪怕我的GPA只有3.0、2.9,也会比那些非名校、GPA3.8、3.5的学生竞争力大。我告诉你,绝对不是。

学校和GPA没有直接谁更重要的关系,如果比认为学校大于GPA是绝对不对的。只能说某些院校可能给分相对严格,但是国外院校也会注意,比如北大某个学院、某个专业给3.5就已经很高了,跟那些给分比较水的学校相比,GPA3.5的这位学生竞争优势是很大。

3. 所谓211、985的院校。英国包括澳洲这些英联邦国家非常看重你是否是211、985背景。甚至有些院校对985、211的学生是一套录取标准,非名校又是另一套标准。但是美国院校不一样。刚才也说了“出国氛围”这个考察点,一所学校即使国内排名不够高、不是985、211,但它出国氛围很浓,那么这里的学生就更有优势。


GPA

GPA是大学三年到三年半的所有通过的课程加起来的加权平均。

国外院校看什么?

1. 学习能力,你的分数够不够高,而且还会看重专业课的学习能力。

2. 学术潜力,一方面看这个学生三年的分数是什么趋势,比A同学是往上爬坡的过程,B同学是往下降的过程,这种情况学校会倾向于A同学。

3. 课程难度,这个是很多同学没有关注到的。什么叫课程难度?在我们提交成绩单给录取委员会的教授后,对方会根据我们成绩单上的课程名字,甚至根据过去招过的这个学校学生所上课程的难度,来判断申请人的学习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两位成绩相当的同学同时申请金融工程或金融数学,分别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和清华大学,从课程难度角度讲,对方会更认可清华的授课难度。


存在的误区

1. 标化大于GPA。很多同学存在这个误区,认为标化只要拿一个接近满分的成绩就比GPA重要。虽然我GPA3.0、3.1,但我标化非常高、能考330分,我就无后顾之忧了。大错特错!

2. 专业课不重要。我告诉你,专业课很重要,本专业的专业课重要,对于那些想转专业、跨专业的学生,你要转的专业、跨的专业的专业课也很重要。

3. 不能弥补。其实有很多弥补的方式,比如说是否可以尝试选一些网络的课程,或者是否能从文书里体现你的分数不够理想的。所以只要有方案,弥补GPA也不是没有办法!


TOEFL/IELTS

和可能是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最熟悉的英语考试了,很多人哪怕不出国,都会选择在大学期间参加这个考试。从考研的角度来说,和:

1. 是对英语能力是绝对的测评。考分高,也以意味着英语应试能力相对高。美国院校会认为你的沟通能力、学术英语水平也足够。

2. “门槛分数”。和是一个“门槛分数”,很多院校可能不会写GRE要多少分,但是明确说、需要多少分。如果没有达到,你要么被拒,要么入学前先去读个语言学校。

3. 口语水平。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存在的误区

1. 标化和GPA 。上文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2. 英语好等于文书好。即便是英语系、考到118、119分的同学,写出来的文书可能都不够理想,不知道思想怎么做、主线怎么挖、怎么写才有亮点。

3. 边际效应。所谓“边际效应”是非常低的,考试你从95分提到100相对容易,一旦你的分数考到100以上,再要提分就很难了。但仍有同学为了提5-8分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其实没有必要。


GRE和GMAT

GRE、GMAT是研究生考试、是以英语为载体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试,而不是英语能力的考试。

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


存在的误区

除了标化和GPA、边际效应这些普遍存在的,我需要重点说说英语能力和GRE的关系:GRE考察学习能力,你的分数高,你的学习能力OK。逻辑思维考试嘛,当然还要看写作能力,因为以后要写毕业论文、作报告,如果你的写作能力不够,人家学校还担心:即使你能做出东西,但你写不出来表达不出来。


先修课程

考察重点:

1. 基础课,决定了你能不能去申请这个专业。比如统计学的课,会要求你上过微积分、线性代数,代理统计这门课程,如果你没有上过,那对不起,你不能读这个学校。

2. 专业课程,指的是你将要去读的专业的专业课程。

3. 转专业的可能性。尤其是指会计、计算机、统计这几门又热门,对于先修课程又有一定要求的学科。比如会计需要有财务管理、公司财务和初级会计这些的先修课你才能去读。如果没有上过先修课,你可能就申不了。


存在的误区

1. 先修课等于专业课。这个刚才也讲过了,先修课是基础课。

2. 专业课不能弥补。举个例子,想学会计不能转专业、转课怎么办?可以去修网课,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网课,大家可以在那里弥补专业课背景。


科研论文

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论文的重要性。考察学术能力、学术潜力和研究方向。

你有论文至少证明在那个时间段你学术能力是可以的;你论文写的深或浅、发表的级别如何,基本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大还是小;你论文的方向和你申读专业的方向一样,证明你很清楚未来的研究方向。


存在的误区

1. 本科生发不出论文。很多同学觉得好像本科生是发不了论文的,这绝对是大错特错的。

2. 没有论文不行。有同学觉得没有论文是不是没法申请?其实不是理工科学生,申博士、硕士的大有人在。当年我也没有文,但是我仍然申到了学校,这是实例,没有论文你照样可以申。

3. 论文大于Everything。除非你是最顶尖核心的论文,否则它永远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它绝对不能雪中送炭、不是可以起决定性因素。


软性条件


个人陈述

包括科研、包括实习,包括课外活动,学校表现,还有很多同学尤其是中国同学不会关注的职业目标。

我遇到过很多DIY的同学根本就不提这点,这是错误的。你的特色、新奇的想法很重要,美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和国度,很希望有新奇的想法。

用一句俗语来描述一下个人陈述最关键的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每个申请人都是一个想把自己卖出去的“瓜”,自己就是“瓜”,一定要学会自夸。


推荐信

需要由一个第三方来作证你的个人经历,来写你的实习、课外活动、学校表现。我们用一句俗语来讲一讲个人陈述最关键的点是什么。

那推荐信可以叫做“王婆卖瓜,别人来夸”。好处是自己夸完之后,还有个第三方一起夸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陈述出现的重要经历,一定要有比较重要的人物作为它的佐证。如果个人陈述里有的重要经历,推荐人没有这块,国外就会怀疑你这个经历的真实性。

个人陈述、推荐信是整个申请当中最重要的材料,软性背景当中最重要的材料。


三“S”原则

Story not list:我们要用故事打动别人,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但是一定要是生动的细节的故事,来证实你这些经历是绝对真实的,也是你能够成功得到很多收获的。

Show not tell:讲述是非常平实的,你要做的是展示出来、要有视觉感。

Shine not dull:你要挑你最亮的点去挖掘。不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亮点和特色,通过头脑风暴、学习和沟通、自我提问都可以发现亮点。再把这些亮点通过漂亮的语句展示出来,就是非常光芒四射的文书,才有可能得到录取委员会的青睐。


作品集

学校首先考察的是专业水平。你的作品集是什么程度?逻辑性如何?是否符合对方院校的标准、专业水平,GRE的教育水平?也叫做“个性展示”。

作品集是所有材料当中最独特的,大家申请时可以根据学校对于学生的青睐程度和偏向程度来来提供作品,这样能够更加吸引到特定学校。

院校还很看重“人脉资源”。如果你是学音乐的,能有本事找到朗朗来一起做一段钢琴演奏,那你成功的几率绝对很大。因为美国院校看重校园关系和人脉资源,如果作品集可以体现出申请人的人脉资源的优势,也是可以加分的。


面试

有的同学接到面试的通知就有崩溃感了,不知道怎么接电话、怎么问好、怎么挂电话。其实面试一般来说分为两种:行为面试和技术面试

行为面试大部分存在于商学院当中。

1. 考察你的沟通能力,你需要和同学、你的教授做沟通;

2. 经历描述,就是你文书写了五个故事,教授可能会根据某一些他觉得有兴趣的点,让你展开描述。

3. 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教授。不大建议大家问自己被录取的几率,你要问的是学校能够给申请人什么样的好处。比如说课程设置、未来就业前景等,让学校知道,申请人是真正关心这个项目本身、关心自己的职业前景。


技术面试通常出现在理工科的博士申请当中。通常会测试三点:

1. 专业水平,你能否在短时间内用一个相对较好的方式来解决一个专业问题。

2. 研究水平,教授在认可你的研究潜力的时候,会和你沟通是否能够愿意偏向于某一个研究方向。

3. 奖学金发放的方向如何

以我们的经验来看,行为面试结束后,应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被录取;技术面试,一般来讲、如果达到要求,可以有二分之一的机会可以被录取。


讲完申请的这些硬性、软性要素,我们还回到最初的问题:DIY你是否真的可以?

大家看完这些之后,相信心里已经有一个答案了。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不管你的分数如何,都是绝对可以的。

DIY本身都可以尝试去做、都可以想去做,只不过是要考量时间与精力。时间是有限的、不可逆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大家看到硬件、软件需要准备那么多东西:要花多少精力在考试上?,多少在实习上?多少在科研上?能不能做好、做的对不对?要知道时间和精力没有可能DIY,可能因为你的经验不够丰富而浪费掉,成功与失败是一线之隔。


很多想DIY的原因是:我的同学、我的师兄申请成功了,我隔壁叔叔的邻居的妈妈的女儿申请成功了,那我也可以!大家一定要清楚个例与大数据的差别,并不是同样配置的同学都能成功。

另外,你要考虑试错成本。我想问问大家,有哪个敢拍着胸脯说,如果今年申请失败,我明年还要再来?回头想想,我当年DIY也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所以说试错成本可能一辈子,如果错了,你可能要花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做弥补,这个时间成本非常之高。


所以说DIY可以不可以?没问题你是可以的,但是你要考量时间与精力的耗费,个例与大数据的差别,以及巨大的试错成本。


欢迎访问启德教育欢迎咨询启德教育留学顾问

免费获取留学规划方案,您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联络我们:

1、欢迎致电启德教育客户服务中心400-1010-123

2、欢迎 点击这里 进行网络咨询;

3、填写表单,我们会在1-3天内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