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申请程序暗藏玄机 与美国大学录取不同

  • 留学攻略
  • 2025年03月27日
  • 其实,英国大学官方网站上,已经明确列出了申请硕士阶段学位课程需要递交的材料:国内大学毕业证和、国内本科阶段成绩单、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等。 从表面上看,要求很明确,而且在实践中也有相应的变通方式,举例说明: 一个中国大三在读学生TA,计划申请2018年9月入学,需要从2017年9月开始递交申请,这个时间与美国大学的申请时间一致。 之所以提前一年开始动手

英国大学申请程序暗藏玄机 与美国大学录取不同

其实,英国大学官方网站上,已经明确列出了申请硕士阶段学位课程需要递交的材料:国内大学毕业证和、国内本科阶段成绩单、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等。 从表面上看,要求很明确,而且在实践中也有相应的变通方式,举例说明: 一个中国大三在读学生TA,计划申请2018年9月入学,需要从2017年9月开始递交申请,这个时间与美国大学的申请时间一致。 之所以提前一年开始动手,主要是中国学生中申请商科专业的比重太高,往往在三分之二以上,而英国一共只有130所大学,商科专业无法满足太多的学生申请,因此,很多英国大学(特别是排名较高的大学)商科申请的截止时间比较早,具体到这个案例,TA的申请如果在2018年开始,很可能不少大学的商科(至少是热门的商科)专业已经关闭了。 显然,此时(2017年9月)TA的国内大学毕业证和还无法拿到,可以由国内大学出具在读证明信; 提供学校盖章的前三年的成绩单; 如果没考,完全可以不必提交,等拿到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以后再说; 推荐信一般是两封,最好是外教或会英文的中国教师出具,而且对TA比较了解,这样的推荐信比较个性化,如果有实习项目,其中一封最好由项目上的人员出具; 个人陈述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有些英国大学会要求学生按规定写小论文),主要是表达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原因和学习计划。 不过,除了刚才分析的技术层面的解读,英国大学的申请程序还隐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玄机。 玄机一:申请程序中需要提交的材料排序有讲究。 国内大学毕业证和、国内本科阶段成绩单、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的重要性依次递减,而且其中无论哪个环节不符合英国大学的要求,都无法得到录取通知书。 特别注意的是,前三项是重中之重,负责审核申请的英国大学录取办公室(Admission Office)的工作人员会按顺序检查材料,遇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就不再往下看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大学的录取几乎是标准化的,几乎没有任何灵活度可言,也没有太多主观决策的参数。 玄机二:本科在读学校的背景是英国大学最看重的。 英国大学已经注意到了国内大学的不同层次。 “985”大学是英国大学最欢迎的,紧随其后的是“211”大学以及排名在国内前300或400的大学,同时,三本院校被很多英国大学排除在可录取范围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大学使用的国内大学排名系统是不统一的,而且也一般不会向申请者公布所使用的排名系统,经常出现申请者对自己院校的排名理解与英方存在分歧的情况。 我的个人观点是,这种分类方式非常不客观、不合理,这会导致高分学生因为本科院校排名问题而被拒之门外。 但毕竟国内高校数量大、情况复杂,英国人无法通盘了解。 玄机三:本科成绩的计算不用GPA。 分出了国内大学的层次,本科成绩(特别是前三年的成绩)也要符合英国大学的要求。 实际上,英国大学并不采用“美制”的GPA,咱们国内的百分制倒是符合英国的规定,所以递交申请时没必要换算成GPA。 即便如此,国内大学本科成绩(总平均分)的计算方式五花八门,没有一定之规,不过,英国人只认同国内大学盖过章的成绩单。 除了总平均分外,有些英国大学还需要学生标明专业课的分数,这样一来,中国学生依靠体育、“马哲”等充数、遮盖主修专业成绩低的企图被粉碎了。 玄机四:个人陈述无法“逆袭”,最多只是锦上添花。 很多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色彩,他们非常看重学生的个人陈述部分。 美国人注重申请者的个性和长远规划,鼓励成绩之外的能力的展示,一些成绩平平但特点突出的中国学生因此完成了惊天“逆袭”,进入美国名校。 不过,在英国大学这边,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正像前文所说,每个单项材料必须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录取。 个人陈述基本上不具备“力挽狂澜”的功用,最多只能锦上添花。 很少有英国大学仅仅因为个人陈述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闪光点而录取中国学生的。 这也是英国和美国大学在录取程序上的最大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