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硕士的海外单身生活幸福如同繁星点点冷暖自知犹如深海里的冰山
在海外单身生活的日子里,情人节这天尤为难以忍受。然而,你可以选择避开繁华街头,那些手持玫瑰花束的情侣们,以及电视和网络上不断播放的情侣告白和幸福秀。你甚至可以关掉手机,隔绝那些“祝福”电话、短信以及促销广告。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加入“反情人节”的派对,与朋友们一起欢乐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对于留学的单身者,他们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部分人享受着自由,但同时也期待遇到爱情;一部分人则是因为过去的伤心往事,在新环境中寻求疗愈;而另一些人,则是逃离国内对他们称呼为“剩男”、“剩女”的压力,换一个环境来重新开始。
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会有文化背景下的潜移默化变化,即使不追求异国情调,也需要了解两种文化交往中的潜规则。许多朋友曾经说起老外太随便,一见面就热恋,而有些老外朋友则认为中国人太随便,一拍即合就要结婚。
国内习惯于双方交往从眉目传情开始,然后通过短信或QQ暧昧,最终在聚会中见面,再逐步发展到单独见面、约会等阶段最后才结婚。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化学反应,从crush(好感)到flirt(亲密)、physical feelings(身体上的感觉)再到serious relationship(深入关系),最后可能达到结婚这一步。
因此,当你遇到了下一个心仪对象之前,务必要搞清楚对方可能青睐的顺序,以免陷入失望之中。每个人都渴望高帅富吗?在国内,相亲时常常被要求有车有房,而且容貌也是重要因素。但是在国外,不同的是各种奇异组合如老少肥瘦黑白穷富混搭都能找到彼此,这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选择标准。
最近英国媒体报道了一对备受争议的夫妻:74岁的大夫人与32岁的小先生,他们先后结婚并离婚,但最终又复合了。这场风波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财产问题似乎并不重要,而共同兴趣、性格和幽默感才是他们选择伴侣时最看重的事项。
幸福如同尿裤子,每个人都能看到,但只有自己知道冷暖。在留学圈内,可以更加容易找到价值观相似的伴侣,如希拉里·克林顿与比尔·克林顿或者马英九与周美青等政界名人的伴侣都是校友。这段时间,或许充满了宁静,或许充满焦躁,它却是独立的一段时光。不管何时何地出现,他/她,都要学会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