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最有名夜市小吃街上尝试了几天周围的食物香气让人说话都甜到齁
在郑州最有名夜市小吃街上,尝试了几天的美食,周围的食物香气让人说话都甜到齁。最近,我发现了一句网络流行语——甜品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游乐园。吃糖的过程中,体内会疯狂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不过,由于没人能拒绝快乐,所以即便知道糖分使人胖、催人老,我还是难以割舍一手奶茶一手甜品的小放纵。
虽然水里加糖都能成为快乐水,可并不是所有的甜都能让人来者不拒。比如,当糖和中式料理产生联系,除非是某些特定的菜式,它们往往就成了黑暗料理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吃辣的地方总是座座个性斐然,声名远播,而常以好吃的形象出镜;而吃甜的地方却难以唤醒路人的食欲,即使被奉为“美食盆地”。
上海甜、苏南甜、杭帮菜也甜。但最能吃甜的地方必须是无锡。在无锡,本帮菜,以天下第一sweet著称,无锡人的嗜好也值得探究。汪曾祺这位文学事业耽误的人,就曾经放言:“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只真正的是无锡。”来自行家的背书,让无锡拥有了一份自信,可以让其他嗜甜三巨头江浙沪城市纷纷侧目。
在无锡,有着白糖拌面和炒青菜加糖都不稀奇的事例。而且,就连那些五颗星级水蜜桃,当地人还要再加一点点绵白糖,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惊叹。
猪油——猪板油切末,加进青菜或荠菜,再加入大量白糖,一派清新配色,却成为了“无锫sweet soul”之一。而倪瓒所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的五十余道佳肴,其中竟有四分之一用蜂蜜、糖甚至酒来调味。
外地游客来到无锡必打卡的小笼包,也构成了大家对“nox sweet”的第一个印象。不仅如此,无锡小笼因为面皮薄且富有韧劲,还自带“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的绝技。但更为精彩的是咬破皮后那满口卤鲜不油腻的一口感受。这一切都是因为酱油和白糖在制作过程中的巧妙搭配,而两者的比例也是区别于其他地方小笼包关键所在。
寻常鲜肉小笼只需二钱白糖搭配五钱酱油,但无锡,小笼却需要四斤面粉只用二钱酱油,而白糖则需足足一斤。此外,不同于别处仅需一勺白糖提鲜,无锡常用的量远大于此,比如同样以其独特风味驰誉全国的大排骨。在茴香、丁香、肉桂等各色卤料中炖至酥软,最终收汁出炉时,用黄酒、大碗醋、小碗米醋、一碗花椒盐、一勺红腐乳调味,每一种调料都极具代表性,使得这道简约平民化的小零嘴变身为高档餐桌上的珍品,让每一次入口都是惊喜之旅,从舌尖传递出的深层次滋味,让我颤抖:真亏了十斤排骨才能烧出这一套境界。
此外,无论是红烧鱼尾还是烩豆腐,都离不开那个浓郁芡汁,因为它可以作为最后一步增添额外风味。一点点盐分能够显现出这个过程中的甘露与鲜活,是一种双重享受。在制作这样的佳肴时,无论如何强调,“太湖明珠”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与丰饶之城,它既不会被历史洪流侵蚀,也不会因时间流转而消逝;它既不会沉默寂寞,也不会失去其独有的魅力与光彩;它既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又没有忽视未来发展;它既保持着古老文化,又融入现代生活;它既守护着传统美学,又追求创新艺术……这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与浪漫情怀的地理位置,是一个跨越千年但仍旧保持生机的地标,是一个融合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智慧与现代审美的地球角落,那就是我们心爱的小城——无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