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低龄化谁的喜剧 谁的悲剧

留学低龄化谁的喜剧 谁的悲剧

2012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直接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10月14日《燕赵都市报》) 教育既然存在市场竞争,学生当然也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与自由。如果“不差钱”,也没有外力的干预,再有点上进心,笔者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更好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去深造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提升的权利。至于哪种教育环境是“更好的或更适应自己”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纯属个体价值范畴,不容他人诛心。 不过,从“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的数据与“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的调查来看,越来越多的人负笈出外已是不争事实。这一结论当然有论据支撑: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统计,2009年,中国有2.6万名学生赴美读本科,2010年这一数据增长到3.9万人,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更是飙升到5.7万人。窥一斑见全豹,由于“赴美留学生”这一样本容量极具代表性,用“越来越多”来形容中国留学生毫不为过。 日益增长的留学生数据,对输入国来说是一出喜剧。一来,本国对留学生进行价值输出,培养其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并通过留学生的宣传来提升本国竞争力;二来,留学生的输入拉动了本国GDP的增长。首先,留学生的学费不菲。几年下来,没个100万根本读不下来;其次,留学生日常消费额也非常高。英国《卫报》曾给出数据:中国学生(在英国)每年花费高达2万多英镑(约合20多万元人民币),而一个英国本土的本科生每年只会给大学带来7000英镑的收入。如此鲜明的对比让其慨叹:“吸引中国留学生,实在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留学对输入国而言已然是一项产业。 但这一日益增长的数据对中国教育部门来说,无疑是一出更大的悲剧。中产阶层的增多,更多家庭有留学的财力基础,这固然是出国留学一个原因。但中国教育培养模式的“粗制滥造”或许才是“出国留学热“的病灶。以前出国留学的主要是本科生,现在又出现了“留学低龄化”现象,这说明,中国不仅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基础教育也发生一定程度的病变。 而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其共同的病灶还是应试教育。单向、封闭、机械化的应试教育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活力,很难让学生在自由的空气中健康成长。学生沦为成绩的工具,价值的木偶,绩效的包装,就业的奴隶,凡此种种,逆向促成了越来越热的留。 虽然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已写入政府预算,教育经费的捉襟见肘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教育经费的提高与教育质量的改善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我们必须重申这样一个价值观念:教育不是培养,也不是灌输,更不是强制性的东西,他应该使人成长(杜威)。只有以学生的成长(成长首先是精神的成长)作为教书育人的题中之义,在国际教育市场中,中国教育或许才能有立足之地,也才不至于有更多的人才流失。 育路出国留学网免费赠送价值1万元的留学规划 留学规划专家具有五年以上的留学申请经验,留学方案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育路出国留学网咨询电话:400-8013-655、400-8013-6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