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语言考试刷分季,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要在考场一展身手了。启徳的一线老师们总结了考生写作最易犯的4个错误,帮助大家避免因弄巧而成拙,失分失得憋屈。 用复杂的单词 单词不求难易,只求贴切。举例说,fire简单啊,许多学生不屑一用,但是在BBC新闻上非常常见,说布莱尔首相的新提案正在underfire,也就是被指责,被攻击的意思。BBC新闻的记者一般都是文学佼佼者,词汇量深不可测,他们用fire不代表他们词汇量不够,只是fire合适啊!另外一个例子是cut,所有国外的知名经济报道每天都在用这个单词,在价格上或者经费上的cut,表示说削减,很多学生用decrease,常见的diminish,乃至GRE常见的dwindle,都难以表达cut干脆利落,毫不留情的感觉。 为什么不建议用复杂单词,一来复杂单词非常容易出现拼写错误,二来容易使用不恰当。有的单词在字典里翻译得并不准确,一旦使用,只会让人啼笑皆非。国内各校都有宣传部,很多人翻译成propagandadepartment,外教百思不得其解,因为propaganda常用作贬义,只有战争期间的宣传,才用propaganda。 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考前苦心筹备二十来个句型,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然后在考场上千方百计、转弯抹角地把句型列阵式地套上去,等待考官的最后检阅。得意洋洋地以为会得高分,然而,作文考试不是语法考试,更不是背诵考试,而是考察语言应用的考试。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水道渠成,浑然天成,而并非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老师们在考前通常会提醒学生写作要限制时间,有两个用意:考试是限时考试;避免学生费心思去炮制“优美“的句子,往往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流畅和观感。那么什么样的文字使用才可以达到随心所欲,出口成章的地步?启德考培老师建议,每天在BBC报道上摘录句子五个,反复背诵。中国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文学习的道理也在其中。背一个月的句子,考场上就可以一气呵成,何乐而不为? 要不要抄范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实,任何英文学习(广泛地说,任何的语言学习)都需要模仿,也就是抄袭。英文从简单的抄起,直抄到深奥的。只有不断地模仿,抄袭,才可以熟能生巧。很多考生道听途说国内考官的手里都有一些中国人编的所谓写作权威书籍,因此照抄书上的作文无甚用处,会被扣分。 启德考培的老师认为这种推断并不合理,首先很多所谓的权威书籍并非权威,里面的八分范文并非八分。有人曾拿过国内一本赫赫有名的书给国外的老师看。他们看后纷纷摇头,说不知所云。这种文章可以蒙骗语言经验尚浅的学生,却不可以蒙骗考官。学生即使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过是背一篇不及格的文章而已。其次,即使范文够级别,学生是不是完全背下来了,背得恰当与否却不得而知。有的学生背了片言只语,然后融合自己写的一堆病句错句,分数不理想就开始怀疑考官是否打击模仿范文的考生。又或者,考生死记硬背,看到题目类似就抄上去,而没有考虑到题目修改所带来的变化,结果成了一篇文不对题的文章。 俗语、俚语未必提升B格 中国人写文章喜欢旁征博引而显示自己学识渊博,博览群书。但是同样的方法用在英语写作中,却容易自爆其短。比如中国学生百用不爽的一句everycoinistwosides,这样引用是没错,可是如果后面马上加上一句includingpositivesideandnegativeside,就出了大问题。硬币有两面的说法国外的确是有,但是本意是说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也就是强调两种看法,而不是强调正反、对错或者优劣。所以,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不要太多使用一知半解的外国俗语。